Baidu
sogou
  • 当前位置:
  • 首页» 信息阅读

赣鄱学子心向党||建功二十大,我想对党说(一)

 

百年不懈奋斗,神州换了人间。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践经验,走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发展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百姓、为社会、为国家制定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历史表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回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艰难而又坎坷,曲折又令人感到惊心动魄,没有一条道路不是用鲜血铺满的,没有一次胜利不是踏着先辈们是尸骨赢来的,这些的战果累累,这些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传向一代又一代的千古流芳。伟大的历史人物和他们具有的强大的爱国精神,铸就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精神力量,战争年代,是井冈山精神带给我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伟大实践斗争;是长征精神中,革命者用热血和牺牲体现着他们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是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在大敌当前的英勇就义;更是一代代的匠人,争创一流,勇于创新,淡泊名利,风雨无阻,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些无数的精神汇集成一句话:热爱自己的国家,拥护自己的党。

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发展自始都不是容易的,是在以毛泽东主席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的艰辛探索并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孕育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但面对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如何从实际出发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一个崭新的历史课题。毛泽东主席提出“以苏为鉴”,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提出了具有决定性的三大决策:一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走向共同富裕;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率先提出并始终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三是,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

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中国坚持依据自身发展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些政策与理论方针的带领下,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和成就。在加强党的领导方面,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着手,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和宗派主义,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依法治国方面:加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建设,统筹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等。

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正一步步迈向新的辉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生活过得越来越美好。实践证明,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听党话,拥护党的决策与章程,中国的宏伟蓝图,也将会在党的领导下,于不久实现!

 

——21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2班 周锦

IMG_256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