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sogou
  • 当前位置:
  • 首页» 信息阅读

澳门十大正规网投平台开展产教深度融合﹑校企(行)深度融合﹑校地深度融合三大融合专题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行)融合与校地融合工作,助推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澳门十大正规网投平台于20221123日在C401会议室召开产教深度融合﹑校企(行)深度融合﹑校地深度融合三大融合专题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燕春友主持。



首先,燕院长认真梳理了学院近几年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方面采取的几点举措与取得的成效:

(一)以校企合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抓手,建立实习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广度与深度,结合贸易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两个本科专业的学科、专业特点差异,以国家大自贸区、数字经济等建设为契机,积极寻求所设专业与产业、行业的融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形式、新模式,与实践基地企业建立实习就业联动机制,走校企合作可持续共同育人道路。校企合作工作的落脚点在学生,关键点之一在教师,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与实践技能直接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基于此,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不断完善理论知识体系与丰富实践技能,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根基。

(二)以产学合作为导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走协同育人道路。

1.利用好企业资源,加大企业对学院教师的培训与提升力度:积极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合作,加大学院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培养与提升工作,并且形成长效合作工作机制。

2.继续坚持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赛事有机结合,教赛一体发展,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根基。产学双方信息共享,专业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共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赛事活动,围绕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不动摇。

3.实验室共建,实验模块设计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要凸显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导向,构建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彰显学院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尤其是岗位需求培养人才的理念。

4.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加大与其它院校或者企业合作交流研讨力度。“师资、专业、课程”三位一体建设,专业是根,课程是细胞单元,师资则是养分,教师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效。进一步地,深入落实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建设,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2118号)中,学院共有两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同时,学院教师教育部供需对接合作育人项目参与1项等。

(三)以创新创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发展。

在校期间,鼓励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类赛事有机融合,夯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根基。积极鼓励专业课教师利用专业特长指导学生参加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教育部56项大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的培育与指导工作等。鼓励毕业生创业兴业,从政策宣传、管理诊断、项目联合培育、信息建设、决策建议等方面提供人力支持与智力支撑,让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投身于创新创业工作中去。

副院长邵丽盛认为:学院要继续夯实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根基,持续深挖“师资﹑专业﹑课程”三位一体建设,要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把企业优势资源转变为学院发展的外在推动力,要在校内理论知识育人与校外实践育人之间持续深化,不断凸显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等。

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胡忆认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校地合作工作重在“走出去”。教师要走出去不断学习行业﹑企业发展前沿的东西,要勇于探索与创新;学生也要走出去,去不断了解社会各行业发展变化,不断拓宽视野,为未来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

学院校企合作单位之一,新余文烽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学院优秀毕业生,留余创业学生代表杨文表示:下一步公司非常愿意与母校加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的探讨与合作,对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硬件投入与软件支撑等大力支持,也非常欢迎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与学弟学妹来企业参观交流,共同成长进步等。



另外,学院其他部分教师也进行了发言,现场气氛热烈。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加大校企合作﹑产学合作与创新创业(含留余创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工作的力度,拓宽新的合作形式,力度再大一些,合作层次再深入一些。同时,全院师生“走出去”的步子再大一些,再快一些,加强与不同院校﹑企业等的交流和合作育人力度,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与创新的工作精神助推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Baidu
sogou